拥有咨询热线:: 13501283231

朝阳电缆-电线电缆直营

低成本、高质量,专注国标30年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电缆厂生产电线电缆出现疙瘩的原因

发表时间:2025-06-20 11:02:41

电缆厂生产电线电缆出现疙瘩的原因

电缆生产中出现疙瘩(表面凸起或内部硬块)是常见的质量问题,可能由材料、工艺或设备问题引起。以下是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:


一、原材料问题

  1. 绝缘/护套材料杂质

    • 原因:塑料颗粒混入金属屑、焦化颗粒或受潮结块。

    • 解决:加强原材料筛分、干燥(如120℃预干燥4小时),使用过滤网(80-120目)。

  2. 导体毛刺或氧化

    • 原因:铜/铝导体表面毛刺刺破绝缘层,或氧化导致附着力差。

    • 解决:拉丝后抛光处理,导体预热(60-80℃)去除湿气。


二、挤出工艺缺陷

  1. 温度控制不当

    • 原因:温度过高(如PVC超过190℃)导致材料分解,温度过低塑化不良。

    • 解决:按材料特性设定温区(如PE绝缘:机筒120-160℃,模口170-200℃)。

  2. 挤出压力波动

    • 原因:螺杆转速不稳或滤网堵塞(常见于连续生产8小时后)。

    • 解决:定期更换滤网,检查螺杆磨损(每500小时测量螺杆间隙)。

  3. 模具设计问题

    • 原因:模套承线区过短(如<5mm)或偏心率>30%。

    • 解决:采用长模套(承线区8-15mm),调整偏心度至≤15%。


三、生产环境与操作

  1. 冷却不均

    • 原因:水槽冷却梯度不合理(如骤冷导致收缩应力集中)。

    • 解决:分段冷却(第一段60℃温水,后段常温)。

  2. 收线张力过大

    • 原因:张力超过导体抗拉强度15%导致绝缘层变形。

    • 解决:调整张力为导体破断力的5-8%。


四、设备故障

  1. 螺杆/料筒磨损

    • 现象:挤出量下降10%以上或熔体压力异常波动。

    • 解决:定期检测螺杆间隙(应<0.3mm),镀铬修复。

  2. 导轮损伤

    • 原因:导轮沟槽磨损导致电缆弯曲半径过小。

    • 解决:每月检查导轮,更换标准槽型(R≥6D,D为电缆直径)。


五、质量检测建议

  1. 在线监测:采用X光检测仪(检测0.1mm以上异物)或红外热像仪(监控温度均匀性)。

  2. 抽样试验:按GB/T 2951标准进行热延伸试验(判断交联度是否达标)。


通过系统性排查上述环节,可有效减少疙瘩问题,提升电缆圆整度和绝缘性能。建议建立关键参数记录表(如挤出温度、螺杆转速、冷却水温等),便于追溯问题根源。